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源于滇南蒙自。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有一位秀才在此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还有一种说法是:传说蒙自县城的南湖旧的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
步骤1/4
点击查看大图
这碗叫'小锅米线',因为此种米线是用小锅煮出来的所以因此得名,汤头吃起来象是骨汤加鱼汤,配菜是酸菜,还有大蒜叶,口感咸鲜带酸,味道还不错。
-
步骤2/4
点击查看大图
两碗左上的那个是香辣牛肉,右下这碗是辣鸡块,口感一般,因为此种是氽烫后直接加的燥子,所以没有上一碗的汤头浓
-
步骤3/4
点击查看大图
三碗是'肥牛米线',和上面那三碗已经煮好的不一样,这种是套餐,是先上一大碗煮得滚烫的鸡汤,然后食客自己将切得极薄的肥牛片和其它配菜连同米线一同下入汤内涮着吃,优点是汤鲜,这种米线用的是正宗的'云南汽锅鸡'汤作汤头,缺点是不太进味。
-
最后一步
点击查看大图
这种是卖得最贵的一种米线了,名叫'状员米线'。配菜极其讲究,鸡脯肉、猪肚头、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宣威火腿、生菜、葱头、鹌鹑蛋、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玉米、豆芽菜等共有19个品种,汤底是砂锅鸡汤,吃的时候服务员会上一个小炉让你煲着砂锅,待汤煮沸时你自己随意下入配菜和米线,这种吃起来就比较爽了,汤鲜而且入味,米线的份量也很足,缺点是太多,一个人吃不完,这一份够两三人吃的,价格也有点小贵,这么一份小店卖59-69不等,如果到'桥香园'这一类的大店,得卖到98左右。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12-09-25
过桥米线的其他做法
过桥米线的相关分类
过桥米线的相关推荐
-
过桥米线+#舌尖上的外婆看#
20181人看过 -
#纳福汇轻松喷出美味#减脂餐!酸辣清爽柠檬鸡
51491人看过 -
家常汤汤水水-鲜美无比-仙贝白菜金针菇过桥米线-芋头汤底
277050人看过 -
#西班牙橄榄中式创意菜#橄榄肉末蒸茄子
122200人看过 -
老北京炸酱面
18259033人看过 -
#女神野餐记# 酸辣汤
221071人看过 -
下饭菜~地三鲜
6209931人看过 -
#肉食者联盟#西兰花炒鸡胸肉
5591144人看过 -
阳朔啤酒鱼
1318332人看过 -
过桥米线
64621人看过 -
快手级过桥米线
59515人看过 -
#开启观赛嗨吃局#芥末秋葵
189460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