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版老式面包
~~~~夏日还是吃点清淡、甘甜的面包吧~只属于面粉那种回甘的甜!~~~~我发现我是个很纠结的人,每次要做什么之前,总是喜欢找很多配方参考下,最好再百度下来源,所以我一般的菜谱都是拼接的,东拼西凑,感觉不错,记录下来,方便我下次照着做,也省得我再到处找!正好也和大家分享下 这个面包主要是按照昭旋DIY的配方,造型是找的网上比较主流的方法。还参看了爱和自由老师,下次打算按她的方法做做看看
- 
                                                步骤1/8
                                                                        把中种原料混合,其实揉不成团的,因为很稀的。放在温暖处发酵至最大然后中间塌陷下来,以来开里面都是这种蜂窝状。夏天室温最少也要2小时左右,大家记住是中间塌陷后,这种程度。照片在步骤2上了! 
- 
                                                步骤2/8
                                                                                                    
                            点击查看大图
                        
                                                                        把主面团的原料和中种混合在一起,一起揉成面团。很容易就揉成面团了。揉至完全扩展状态。就是薄膜,不易破,一旦破了是那个很光滑的边缘,不是锯齿哦! 
- 
                                                步骤3/8
                                                                                                    
                            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次发酵,按大家喜欢的方式好了,如果太干就盖保鲜膜。发酵至2倍大,用手指沾面粉,按个洞不回缩的程度就好了。我上面那么多洞就是试了几次,因为夏天发酵的时间和以前不太一样。 
- 
                                                步骤4/8
                                                                                                    
                            点击查看大图
                        
                                                                        面团直接拿出来,平均分成9份。看大家想做多大的,自由!立即搓成一个条,对折。整形按照下面的步骤图,我在网上找的。我自己实在分不来手拍照 
- 
                                                步骤5/8
                                                                                                    
                            点击查看大图
                        
                                                                        右边大约扭两个圈左右。然后穿过左手的孔里,再从圆圈中间别下去。因为传统的上面是5个鼓起,其实造型大家不要太在意,因为原来也不全是为了美观,是为了面包拉丝啦 
- 
                                                步骤6/8
                                                                                                    
                            点击查看大图
                        
                                                                        造型好就放到涂好油的烤盘里,如果大家的烤盘也是不沾的,那油就不用涂了,我就没有涂。开始第二次发酵。连着烤盘放在烤箱里,下面放热水,不要放开水,我放的开水水汽太大,面包考好表面有小气泡。发酵到一碰不没有弹起来。(我大约用了20分钟多点) 
- 
                                                步骤7/8
                                                                                                    
                            点击查看大图
                        
                                                                        送入烤箱,200度25分钟,表面上色就好了。自由姐写的是180度,30分钟左右。 
- 
                                                最后一步
                                                                                                    
                            点击查看大图
                        
                                                                        出炉立即刷融化的黄油,颜色会很亮,和买的一样,但是我就是想吃的清淡点,也不卖就没有刷黄油,直接吃了。撕开一个,拉丝很好。淡淡的甜,越嚼越甜的感觉。 
如果大家喜欢微酸味的那种,可以把中种多发酵一会,微酸再做。我就打算今晚再发酵一点点微微酸的,给妈妈吃。她爱吃老式面包,拿给她,她闻来闻去,说怎么一点酸味没有!弄得我都有点内疚了,因为我着急试试效果,就赶紧做了,没等发酵那么久。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14-06-10
植物油版老式面包的其他做法
植物油版老式面包的相关分类
植物油版老式面包的相关推荐
- 
                  
                     葡萄奶酥(超酥香的饼干)8650631人看过
- 
                  
                     【一口一个】奶味双色小馒头1480467人看过
- 
                  
                     烧饼还在买着吃?在家用平底锅就能做椒盐烧饼374052人看过
- 
                  
                     咸味蔬菜培根南瓜面包6497人看过
- 
                  
                   蔬菜面包13091人看过
- 
                  
                     玛格丽特饼干6597880人看过
- 
                  
                     奶香味十足的吐司面包,面包机和面保证出膜7406432人看过
- 
                  
                     曲奇饼干的做法(烤箱做曲奇)2419878人看过
- 
                  
                     最宠爱的老式面包129359人看过
- 
                  
                     老北京麻酱烧饼2042262人看过
- 
                  
                     香蕉酥 | 香蕉派 | 蛋挞皮版152602人看过
- 
                  
                     提子面包(面包机版)4459137人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