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苗到青团的制作过程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其来历与寒食节、清明节有关,也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具体如下: 源于寒食节 青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期间,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为了便于保存和食用,人们便将艾草,麦苗汁与糯米粉混合,制作成青色的团子,这便是青团的雏形。 与清明节相关 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后来逐渐合二为一。在清明节,人们有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习俗。青团因其颜色青碧,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常被作为祭祀供品,逐渐成为清明节的特色食品。 江南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艾草资源丰富,为青团的制作提供了天然原料。当地百姓将艾草的清香融入传统美食中,经过代代相传,青团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其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
步骤1/5
点击查看大图
把炒好的馅料包好
-
步骤2/5
点击查看大图
雪菜,肉沫,春笋,豆腐干一起炒馅
-
步骤3/5
点击查看大图
麦苗汁活面
-
步骤4/5
点击查看大图
包好用模具刻出来
-
最后一步
点击查看大图
上笼蒸5到8分钟
制作面皮
1. 新鲜麦苗取嫩叶部分,洗净滤干水。锅中烧开水,加入一勺盐和一勺小苏打,然后下艾草叶煮2分钟左右,捞出冲凉,挤干水份。
2. 把处理好的麦苗放入料理机中,加入200克清水搅成泥。
3. 取90克澄粉,加入150克开水,用筷子搅拌至没有干粉,稍微放凉后,用手揉搓均匀。
4. 盆中加入300克糯米粉、30克白砂糖、半勺小苏打,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再加入麦苗汁、15克油,混合均匀,揉成团。
包馅成型
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成40-50克左右一个的小剂子,将小剂子搓圆后按扁,用手捏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片,放入准备好的馅料,像包汤圆一样将馅料包起来,收口捏紧,再搓成圆用模具刻出来就可以。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25-03-30
青团的相关分类
青团的相关推荐
-
黄油蒜香龙虾尾
10538人看过 -
不用揉面的【恰巴塔】,可以做成【帕尼尼】哦!
36196人看过 -
好吃到飞起!豆腐这样做,米饭不够吃
18688615人看过 -
#春日尝鲜# 土豆芋头煎饼
120916人看过 -
免烤箱秘制蒜香孜然烤五花肉~好吃到哭
5641084人看过 -
芝麻油煎荠菜饼
56674人看过 -
蓝精灵草莓果冻
6891人看过 -
柠檬鸡爪
10916人看过 -
#寻味外婆乡传承春日宴#奶油抱抱卷
126673人看过 -
液种法香浓牛奶面包棒|松软有嚼劲
43022人看过 -
春天的美食榆钱麦饭
14158人看过 -
素炒油面筋,一盘比肉还香的下饭菜 #春日尝鲜#
159825人看过